关于巴勒斯坦,你还能想起什么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人之初 朗诵【编者按】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巴勒斯坦著名诗人,也是整个阿拉伯世界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多次获国际大奖。达尔维什的故乡位于加利利地区的比尔瓦村,在1948年中东战争中,这里被以色列军队夷为平地。达尔维什在以色列境内生活多年,多次被捕入狱。2008年8月9日,达尔维什死于美国休斯敦赫尔曼纪念医院,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为他举行了国葬。   近日,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全面介绍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文艺出版社就推出了“诗苑译林”丛书,在诗歌界享有极高声誉。随着近年来诗歌阅读逐渐复苏,2013年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重新启动了这套图书精品的出版,不仅延续名诗精选和诗人翻译的编辑方针,更致力于填补现当代世界诗歌汉译史上的空白。这次出版的“达尔维什诗选”,就是中国第一次系统性地译介达尔维什的诗歌。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诗选译者之一薛庆国所写的序言,原题为:《用栀子花的呐喊,令祖国回归!》,标题为编者所拟。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关于巴勒斯坦,还能想起什么?   旷日持久的冲突,失去领土的国家,凄凄惶惶的人民,被推土机夷为平地的房屋,向敌人抛掷石块的少年,蓄着胡子的++++,戎马一生、却在重兵围困下受辱至死的传奇领袖阿拉法特……这是全球化时代传媒留给世人的一个悲情民族之印象。   巴勒斯坦大诗人达尔维什的诗歌,也向世界诉说了这个民族的不幸、苦难与抗争;但它更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民族的人性、尊严、情感与审美——那是属于巴勒斯坦人的,也是属于人类的。   1941年,马哈茂德·达尔维什出生于巴勒斯坦北部村庄比尔瓦。1948年,为躲避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炮火,他随家人前往黎巴嫩避难。战后,因家乡遭焚毁,他被迫迁居另一被占城市海法,在那里读完中学。毕业后,他加入同情巴勒斯坦事业的以色列共产党,并担任该党机关报的编辑,其诗歌生涯也从此开始。1961至1969年间,他被指控从事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政治活动,先后5次被捕入狱。   1970年,达尔维什前往苏联,在莫斯科社会科学院学习一年。此后,他经友人介绍前往开罗,在著名的《金字塔报》作家俱乐部任职,结识了多位阿拉伯世界一流的文学家。1973年,他又流亡至贝鲁特,担任《巴勒斯坦事务》月刊主编和巴勒斯坦作家及记者协会主席。1982年,以色列为清除巴解组织而入侵黎巴嫩,他被迫辗转于叙利亚、突尼斯、约旦等地;后受阿拉法特委托,前往巴黎主编文化刊物《迦密山》,并在巴黎断断续续生活了10年。1987年,他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委员,并应阿拉法特之邀起草《巴勒斯坦独立宣言》。1995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成立自治政府后,他作出了回归祖国的抉择,晚年在巴城市拉姆++及邻近的约旦首都安曼两地定居。   2008年,他前往美国休斯敦接受心脏手术,8月9日因手术意外失败而去世,享年67岁,其遗体被用专机运回拉姆++安葬。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举国哀悼3天,为这位伟大的“巴勒斯坦的情人”举行国葬。   2008年8月10日,巴勒斯坦民众在拉姆++举行烛光守夜活动,悼念达尔维什。   自196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无翼鸟》以来,达尔维什共出版了30余部诗集和散文集,获得过苏联列宁和平奖、亚非作家联盟莲花奖、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荷兰克劳斯亲王奖、马其顿诗歌金桂冠奖等10多项国际大奖,其作品被译成20多种语言。他的许多诗篇还被谱成歌曲,在阿拉伯世界广为传唱。   海法——贝鲁特——巴黎——拉姆++,构成了达尔维什半个世纪流亡生涯的主要轨迹。与流亡地的变换相对应,达尔维什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达尔维什流落到被以色列占领的海法定居。在此度过的青年时期,是诗人创作的第一阶段。其间,他陆续出版了《无翼鸟》(1960)、《橄榄叶》(1964)、《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1966)、《黑夜尽头》(1967)、《鸟儿死在加利利》(1969)、《我的爱人从梦中醒来》(1970)等诗集。这一时期,达尔维什亲历了祖国沦陷、无家可归的不幸,也参与了收复故土、追求自由的抗争。他的诗歌(其中不少是在狱中写就)叙述了自己“被从故土连根拔起”的苦难,也表达了坚贞不屈的意志。这一阶段诗作的基调是悲愤的,但也流露出对正义事业的信仰,对回归家园的信心;诗风总体上通俗晓畅。因此,他被冠以“爱国诗人”、“抵抗诗人”的称誉。   自1970年开始,达尔维什先后在莫斯科、开罗和贝鲁特等地流亡,并在贝鲁特工作近10年。这一时期,他陆续出版《我爱你或者不爱》(1972)、《7号的尝试》(1973)、《那是她的图像,这是情人的自杀》(1975)、《婚礼》(1977)、《高影赞歌》(1983)、《海之颂的围困》(1984)等诗集,以及散文集《关于祖国的事》(1971)、《平常悲伤日记》(1973)、《别了,战争……别了,和平》(1974)。客居他乡,频繁出入车站、码头和机场,诗人深切体会到无家可归的悲惨,对个人与祖国命运的思考也趋于冷峻。流亡生涯的艰辛,对故土和祖国的思念,成为诗人第二阶段创作的重要主题。较之前期,这一阶段的诗作更有深度、复杂性和抒情意味,意象更加丰富而密集,基调是沉郁、深沉的。部分作品是长诗,具有戏剧化探索的特点。   1985年起,达尔维什开始了在巴黎的10年旅居生活。他创作了《她是一支歌,她是一支歌》(1986)、《更少的玫瑰》(1986)、《我见我所愿》(1990)、《十一颗星辰》(1992)、《为何你将马儿独自抛下》(1995)等诗集,以及散文集《为了忘却的记忆》(1987)、《描述我们的境况》(1987)、《等待野蛮人》(1987)、《临时话语的临时过客》(1991)。达尔维什认为,就某种意义而言,在巴黎,他的诗歌才完成了真正的诞生。远离祖国的距离感,使他能够以“旁观者”姿态冷静地审视祖国、阿拉伯民族乃至世界,并从一个新的高度思考诗歌和人生。他开始思索:自己来自一个个体缺乏自由、群体未获解放、国家没有依托的国度,这一背景必定要让自己的创作受到制约?还是有可能使之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独特?伴随着思考,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祖国和流亡地依然是重要主题,然而,诗人处理的角度和高度有了变化,他在其中贯注了更多人性的、情感的、美学的乃至神秘主义的元素。这一阶段的诗中还大量出现具有中东文化特色的神话历史意象,开创了一种秉承文化遗产的现代神话结构,呈现出史诗般的磅礴大气。由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局,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令人失望,诗人的部分作品也流露出对现实和未来的无奈与挫败之感。   1995年,达尔维什最终结束长达25年的流亡,回到巴勒斯坦定居。其间他潜心创作,完成了《陌生女人的床榻》(1999)、《壁画》(2001)、《围困的境况》(2002)、《不必为你的行为道歉》(2003)、《宛若杏花或更远》(2005)、《蝶之痕》(2008)、《我不想结束这首诗》(诗人逝世后于2009年出版)等诗集,还发表了散文集《在场的缺席》(2006)、《归者的困惑》(2007)。世纪之交的中东并未迎来和平的曙光,巴以双方的++++陷入恶性循环,诗人的定居地拉姆++一度被以军围困3年之久。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下,诗人忍受着挫败和失落之痛,致力于创造一个语言中的诗意祖国,以此抵抗沉沦。他的暮年诗作更加关注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喜爱表现生活细节之美,倡导人道主义,反思民族文化,审视生命与死亡,呼吁自由、爱与希望。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尤为珍视因心脏病发而住院抢救时写下的长诗《壁画》,期望以此留下一部如壁画般不朽、如阿拉伯古悬诗般具有永恒意义的杰作。   达尔维什虽在阿拉伯世界拥有大量读者,并深受巴勒斯坦人民的爱戴,但他的许多诗作理解起来其实颇有难度,因为其中涉及许多背景知识,如诗人的独特经历,巴以冲突的历史与现实,中东地区极为丰富的宗教、历史、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总体而言,祖国、流亡、抵抗、人道主义、语言与诗歌等等,是解读达尔维什作品的若干关键词。   巴勒斯坦虽然是“像芝麻粒一样纤小”的国度,但这片土地人杰地灵,既有肥沃的田野、丰富的资源,也有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明,更是世界三大一神教的共同圣地。在达尔维什笔下,诗人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祖国是母亲或姐妹,是爱人与情人,是“我的女主人”,是我“诗歌的火焰”和“旅途的食粮”。在诗人看来,人终将化为尘土回归故地,与大地合为一体,通过滋养大地、孕育新生而归于不朽;因此,人与土地生死同命,荣辱与共。但是,随着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宣布建国,巴勒斯坦人民开始遭遇丧土失国之殇与背井离乡之痛,其创痛之深、历时之长,实属举世罕见。祖国,在诗人眼里不再那么浪漫了。那是“遗忘了离去者音调的祖国”,是“在歌声里和屠宰场不断重复的祖国”,是“屠杀了我的祖国”。与祖国、土地有关的一切,都充满了痛苦的悖论:“我们”身处的地方,是“我们在其中没有立足之地的地方”;回归故土,只是“返回一个石质的梦”;身陷囹圄的爱国者只能想象:“大地多么辽阔!/针眼里的大地多么美丽”;四海为家的漂泊者只能哀叹:“我们旅行,去找寻零”;祖国,是“那个我没在护照上找到戳印的国家”。   饱受了流离失所之苦,诗人对祖国的认知渐趋平和而深刻。祖国深藏于内心,呈现于日常,她就是“转辗于机场的旅行箱”,“就是喝到母亲的咖啡/就是晚上可以回家”。诗人甚至不无调侃地建议,“用一头普通的驴作为(国旗的)象征/那该有多好”,“选一首关于鸽子婚嫁的歌曲(作为国歌的歌词)/那该有多好”。祖国像杏花一样透明、轻盈、柔弱,却难以记述,无法形容。诗人晚年还对用空泛的政治口号曲解祖国表示厌倦:“当一位作家仰望星辰,却不会说出‘我们的祖国更高……更美’,这时的我们才成为一个民族。”也对利用祖国进行政治投机予以警惕:“赞美祖国/就跟诋毁祖国一样/是和别的职业类似的一门职业”。他还深刻反思本国、本民族政治与文化中的种种弊端,在《如果我们想要》、《从现在起,你不再是你》等诗作中,许多短章都体现出这种冷峻的反思意识。   流亡,是达尔维什诗歌的另一主题。诗人和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者一样,对于居无定所、辗转四处的流亡经历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在他的诗中,身份证、护照等证明文件,成为被剥夺、被驱离者身份的不幸象征,而机场、港口、车站、旅店、背包、道路、大海、飞鸟等意象,则浓缩了浪迹天涯、无家可归者的伤感和痛楚,正如他在长诗《高影赞歌》的感慨:“我的祖国是背包/只是没有人行道/没有墙/脚下没有土地/可让我随心所欲地死去/周遭没有天空/可让我穿行到先知的营帐。”有时,诗人以反讽的笔调书写流亡者的窘境:“我们变成/摆脱了身份之地引力的自由人”;更多的时候,诗人笔下流露出愁断寸肠的忧思:“我们的岁月年华/如何飘零在回归的路途/我们把生命遗落在何处?/我问一只/绕着灯光飞舞的蝴蝶,/顿时,它在泪水中/燃烧。”   1995年,达尔维什结束流亡回到祖国定居。虽然回归祖国,但他对巴解组织同以色列达成的《奥斯陆协议》深感失望,也无法认同巴勒斯坦政治人物乃至民众的许多行为和观念。在归国之前的诗作《真相有两面,雪是黑色的》,就已流露出这种不满,有些评论家甚至揣测,这是一首诗人跟阿拉法特直接对话、表达含蓄批评的作品。归国后,现实中的巴勒斯坦与诗人理想中的祖国相去甚远,因此,他在无奈中写下“巴勒斯坦远得没有边”,“此刻,在流亡地,是的,在家中”这样的诗句。诗人感受的,是“在场的缺席”的悖论:地理意义的在场,却难以消除心理层面、思想层面的疏离和缺席。到了晚年,诗人对“流亡”的认知又有了深化,他开始认同巴勒斯坦同胞爱德华·赛义德所推崇的“流亡的愉悦”,在承受流亡这无法卸去的负担之同时,也自觉地把流亡视为获取自由和创造力的独特源泉:“自由人便是选择流亡地的人/那么,在某个意义上/我就是自由人/我前行……于是方向变得清晰”。   在达尔维什的诗歌生涯中,“抵抗”一词构成了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并呈现出一道由朴素渐臻深刻、由单一逐渐丰富的嬗变轨迹。早期他理解的抵抗,体现为与占领者作军事的、政治的抗争:“抵抗占领不仅是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更是他们的义务。抵抗有许多形式,例如坚贞不屈,拒绝接受以色列旨在抹杀巴勒斯坦的所有图谋,或寻求多种斗争途径为国家的最高利益服务。”到后期,他从诗性高度诠释抵抗的真谛:“每一首美丽的诗篇……都是一种抵抗。”“捍卫生命的诗歌,是一种本质上的抵抗。”   达尔维什抵抗观的这一嬗变,与当代巴勒斯坦事业的演变态势无疑有着直接的关系。摆在诗人和无数巴勒斯坦人面前的一个残酷现实是:由于巴以双方的力量对比日益悬殊,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解放的道路不仅越走越窄,而且会让巴勒斯坦人民在遭受巨大牺牲的同时,还蒙受被污名化、被妖魔化的严重后果。然而,诗人的认知逐渐向美学的、文化的抵抗观过渡,却并不仅仅是接受无奈现实的被动选择,而是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使命更深刻的觉知。在收复失土杳然无望的现实面前,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他认为:“巴勒斯坦人的选择少之又少,摆在他们面前的抉择只剩两个:要么活下去,要么活下去!他有权捍卫自己,而首要武器便是维护自己的属性、权利和身份,然后用一切途径保留人文形象和国家形象”。当代巴勒斯坦人面临的深刻困境在于,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被剥夺了与土地密不可分的政治身份,而且他们的文化属性也面临日益消解的危险:一方面,以色列刻意抹杀他们与这片土地溯之久远的文化联系;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份被全球化时代的传媒有意无意地贴上“恐怖”、“极端”的标签。面临这样的困境,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达尔维什给出的答案是:诗歌固然无法收复失地、推翻暴政,但它也有“丝绸的力量和蜂蜜的刚强”;抵抗偏见,抵抗遗忘,抵抗狭隘,这是身为巴勒斯坦诗人的意义所在。诗歌是轻柔的,但诗人的使命和负担却并不轻松。在《你扛着蝴蝶的负担》一诗里,达尔维什对话自己,用“蝴蝶的负担”来感叹诗人所肩负的民族使命与社会责任之重,激励自己“对不可能说不”。   在达尔维什看来,诗歌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感召具有群体意义的民众,唤醒他们的使命意识;也在于启迪作为个体的巴勒斯坦人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在困境中追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从而捍卫、丰富、发展民族和个体的身份属性。他曾写道:“巴勒斯坦人并非一份职业或一句口号。他首先是一个存在的人。他热爱生活,为杏花而欣喜,在初秋雨落时感到寒颤;他响应身体的自然欲望、而不是别的号召做爱……他繁衍子嗣,为的是保存种姓、延续生命,而不是求死,除非到后来他变得生不如死!这意味着,长期的占领未能抹杀我们的人类本性,未能如愿以偿地征服我们的语言和情感,令其在围困之中枯竭。”而显然,展示巴勒斯坦人的审美能力,是诗人抵抗占领和抹杀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达尔维什在“祖国回归”的宏大命题和诗歌的艺术魅力之间实现了对接:诗歌,“它可以/用姑娘的双乳点亮黑夜……/它可以,用栀子花的呐喊,/令祖国回归!”无疑,这样美丽的诗歌,在温暖着、慰藉着一个悲情民族的同时,也在改写着、重塑着世界对这个民族的认知。   达尔维什与丽塔。   作为“抵抗”诗人的达尔维什,不仅深受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的爱戴,而且受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尊重乃至仰慕,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作品一直具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维度。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举行的一次巴以作家对话会上,达尔维什直言:“我们的面容是悲伤的,但它不仇恨;是真性的,但它不屈服;是受压迫的,但它不卑微。”在他的所有诗作中,都找不到源于种族主义的仇恨。他抵抗的是压迫,无论这压迫来自阿拉伯暴君或以色列占领者。这一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与达尔维什的个人经历有一定关系。他在海法就读中学时,一位名叫苏珊娜的犹太女教师对他关怀备至,被他视若“母亲”。他的初恋情人,是一位名叫“丽塔”的犹太少女,后来,丽塔成了达尔维什诗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女性,是他叙事诗中“我”与之倾诉衷肠的情人或爱情悲剧的女主角。《丽塔与枪》一诗便叙述了阿拉伯青年与犹太姑娘之间的一段爱情,这一恋情以丽塔被枪杀而终结,“在丽塔与我的眼睛之间”的那杆枪,分明是罪恶战争的象征。在《梦见白百合的士兵》中,诗人记述了与一名犹太士兵的对话,这位战场上的杀手,内心深处也藏着一个或许与巴勒斯坦士兵无异的愿望:“我要良心一枚,不愿填塞步枪/我要明媚的白昼,不要疯狂的/法西斯的胜利时光”。在《共同的敌人》中,诗人设想敌对双方的士兵在女友面前说着相同的话语,“失败只是个孤零零的词语。然而每个战士,在他爱人面前却不是士兵”;“两方的死者直到最后才懂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死亡。/这其中意义何在?意义何在?”   在后期诗作中,达尔维什还超越政治,对巴以冲突的文化、历史原因作深入的探究与反思。他为巴勒斯坦这块土地的祖先迦南人哀叹:“你的不幸,是你挑中的园圃/靠近了神的边界”;他还表达了对人类历史的感慨:“大地就是流放地,/历史便是一场悲剧,它始于该隐和亚伯的/家庭之争”。通过这种将冲突根源远溯至人之初、历史之初的策略,诗人一方面传达了对于巴以两个民族兄弟阋墙、相争相残的讽刺和嗟叹,另一方面也让巴以冲突成为人类无休止冲突的一个隐喻,巴勒斯坦的悲剧,也就有了更为深广的普世意义。   最后,还有必要谈谈达尔维什的语言观和读者观。他在《为悬诗而歌》中写道:“再无土地承载我,/唯有我的话语携我同行。”作为一位家园被剥夺的诗人,这确是毫不造作的由衷之言。语言不仅是他的唯一同行者,也是他最珍视的唯一财富。在达尔维什看来,人类的恩怨纷争,相对于漫长的文明史而言不过是充满荒诞的闹剧。只有语言才能记录历史,并让未来的人类文明具有无限可能。在许多诗作中,他都表达了用语言、诗歌战胜死亡、获得诗性永生的雄心。晚年,对于朋友提出的问题“艺术是否真像你在《壁画》中所说的那样具有战胜死亡的力量?”他如此作答:“这不过是人类制造的一种幻象,以证明我们的确存在于世上。但这幻象是美丽的。”其实,语言战胜死亡并不是幻象,达尔维什的诗篇,和人类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留下的作品一样,确实具有传之久远、获得永生的生命力。   语言还标志着语言使用者与自身文明和祖先的血脉接续。达尔维什十分珍视自己来自中东这片文化沃土的身份,为自己传承的文化遗产自豪:“这就是我的语言,/我的奇迹,我的神杖,/我的巴比伦花园,我的方尖碑,/我的第一身份”。同时,他理解的遗产又不仅仅是传承,而且意味着创新:“诗人必须有一份新的祝酒辞/和全新的歌曲。”他的不少诗篇,还表达了语言和诗歌的神秘性:“诗歌是明日的妻子,昨日的闺女/它扎营在写作和语言之间/一块模糊的地域。”   在阿拉伯读者眼里,达尔维什是巴勒斯坦的情人乃至圣徒,人们期待他成为这个被压迫民族的代言人。但达尔维什没有陶醉于此,相反,他一直承受着民族代言人和诗歌艺术之间的巨大张力,他曾发出感慨:“做一个巴勒斯坦人很难,做一个巴勒斯坦诗人也很难,因为他必须同时兼顾内心和外界,同时实现诗歌的美学和功能。他既要抛下神话的政治性,又要洞察现实的诗性,做到诗人与政治家的二体合一。”他并不回避诗人应秉持的社会责任,同时又对其民族代言人的身份被刻意标举保持警觉;他致力于通过诗歌提高祖国人民的个体自觉和审美情操,又不愿牺牲诗歌的艺术性降格以求。实际上,他诗歌生涯的创新与变化,往往伴随着评论家和读者的误读乃至指责,但是他淡然以对:“我感谢他们的误解,/然后,又去寻找新的诗篇。”奇怪的是,在达尔维什后期,他与读者大众的关系还呈现出某种神秘性。巴勒斯坦各地为他举行的大型朗诵会每次都座无虚席;他朗诵的部分诗作,其实颇为晦涩,但现场总是鸦雀无声,许多听众似懂非懂,却听得泪流满面。   达尔维什长眠之所。   达尔维什博物馆。   在俯瞰拉姆++城区的一个山丘顶部,坐落着达尔维什的长眠之所。庄严肃穆的墓地一侧,是设计得极富艺术气息的达尔维什博物馆,近旁的大理石围墙上,镌刻着阿拉伯语文字:“由祖国,赠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我,一定要去一趟巴勒斯坦,向伟大的诗人问候、致敬。在那风动云动的山顶,我还要去凝望他吹入长笛里的遥远色彩,去聆听他在泥土上描画的马的嘶鸣,去欣赏杏花如何露出水汪汪的微笑,去感受云朵如何盈满诗的眼眶。   我还一定要去寻访那素洁如玉、馨香如缕的花儿。是的,是它,就是它,启发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用栀子花的呐喊,   令祖国回归!”   《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巴勒斯坦】马哈茂德·达尔维什/著 薛庆国、唐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年11月。   人之初朗诵伴奏背景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