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种类介绍(8)——鼓曲(牌子曲类)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凤翔歌片段二唱谱视频说与唱结合、叙事性与抒情性结合是鼓曲类曲种的共同特点。它的说带有音乐性,唱带有口语性,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自然而贴切。器乐的伴奏在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鼓曲类包含的曲种多而且复杂,所以又分为八种。如下: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时调小曲类、牌子曲类、琴书类、走唱类、杂曲类等。   牌子曲类:单弦、岔曲、南音、大调曲子、广西文场、西府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越弦等;(部分)   单弦   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单弦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当时满族旗籍子弟开始编写、演唱八角鼓,创造了这种自弹自唱的演唱方式,借以自娱娱人。八角鼓顾名思义,状为八角形,象征满清八旗。   有关八角鼓的起源,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八旗兵出征,士兵想家厌战,有人因此见景编词演唱以慰思乡之情。刚开始多以树叶为题,故有“树叶黄”之称。创始者一说是率兵伐金川的云贵总督阿桂,一说是旗兵宝小岔,现今已不可考。开始多应亲友喜庆宴聚或在庙会等处义务演唱。后期(1880年左右开始)由于旗籍子弟随缘乐(本名司瑞轩)自编曲词在茶馆里演唱,对内容、唱腔等多所改革,遂形成独立的曲种。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编订的俗曲集《白雪遗音》卷3中《酒鬼》一篇,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其后,百本张、别埜堂等书坊都曾发卖过不少单弦曲词的抄本。单弦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曲艺形式,曲牌众多,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适合于表现多方面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尤其在后期,又吸收了一些长于叙事的曲调,使它在叙事、抒情方面生动活泼,独具特色。自随缘乐以后,产生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不少名家,各擅其美,推动了单弦艺术的发展。   谭凤元演出照   八角鼓演唱以“岔曲”、“牌子曲”较常见。“岔曲”是始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曲调,内容多为抒情写景。全曲分为六个段落,称为“六字脆唱”。依篇幅长短有大岔曲、小岔曲之分。岔曲文词典雅骈丽,多为前清作品。著名曲目有风雨归舟、疾风骤至、大春景、松月绕、要酒菜等。“牌子曲”以岔曲开头收尾,中间灵活使用各式曲牌,形成“联曲”的形式。曲牌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内容有叙事性,并加入生活语言,不再拘于诗词散曲式的文体。著名曲目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山寺、武松杀嫂、孔雀东南飞等。   另有一种连珠快书﹝又称联珠快书﹞的表演,演唱者也是手持八角鼓,所以有人将它视为八角鼓的旁枝。因为曲文必以连珠调作为书末结尾,故称连珠快书。体裁和诸宫调有些相似,唯诸宫调是取同一宫调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篇。连珠快书则有固定曲调组合方式。内容多激昂热闹,著名曲目有闹天宫、长板坡、截江夺斗、托兆碰碑等。   单弦有两种演出方式,①自弹自唱;②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旧称“双头人”。单弦的曲目,前期以反映清代北京社会生活风貌的为多,如《急拉吃得甲》、《穷大奶奶逛万寿寺》、《青草茶馆》等,也有一些由戏曲故事改编的,如《罗锅儿抢亲》、《合钵》等。自随缘乐在茶馆献艺以后,则多根据《聊斋志异》、《今古奇观》、《水浒》等小说改编,如《续黄粱》、《胭脂》、《杜十娘》、《武十回》、《翠屏山》等,以故事性强、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取胜。五四运动以后,受民主思想影响,出现了何质臣演唱的《秋瑾就义》等新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弦不断推陈出新,产生了《四枝枪》、《荆江蓄洪区说话》、《青年英雄潘天炎》、《反浪费》、《地下苍松》等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流行的地区也由华北、东北扩展到华东、西南等地的一些城市。   岔曲   岔曲是清代曲艺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是可以单独演唱的短小曲艺形式。   岔曲兴盛于清乾隆年间。据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记载,岔曲是乾隆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摹拟女性第一人称口吻的情歌。演唱方式有一人独唱和二人分饰正旦、小旦对唱两种。同时,岔曲也在八旗军队中流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阿桂平定金川土司叛乱回京后,曾以“群曲”的形式演唱赞颂武功的凯歌,以后遂为满族旗籍子弟习唱并编写新词,用以自娱娱人。清代俗曲集《白雪遗音》中所收岔曲曲词,内容不外吉祥祝颂、抒情写景之类,情趣多似元人小令,与早期作品截然不同。其中的《怕的是》、《今日大喜》、《春宵一刻》《睡卧秋林下》等曲,20世纪40年代还在流传。   马增蕙(1936——2021)   岔曲的音乐结构,基本句式是六句体,也可加衬句、数子以扩展其篇幅容量至十数句、数十句,比较灵活。岔曲的曲词,多采取咏赞体,或咏人,或咏物,借以抒发意兴。后来的岔曲演唱方式,除一人独唱外,还有一种穿插其他曲牌的联曲形式,称为“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其曲体俗称“腰截”。   岔曲经历了200余年的发展,曲调有所演变和丰富,现代流传的有荡韵、别韵、脆岔、平岔、起字岔、长岔、数子岔、琴腔(又叫赶板)等多种曲调。流传下来的曲词极为丰富,但多半是清代旗籍子弟的怡情遣兴之作和一些游戏笔墨,清末民初以来,岔曲是做为单弦演员在演唱正式节目之前加演的方式流传的,如《风雨归舟》、《赞剑》、《八花八典》、《秋声赋》等,以音乐性强、唱腔抑扬有致而取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写了《红军过草原》、《赞雷锋》等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南音   南音是福建曲种。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两地区以及厦门市和台湾省。在东南亚华侨旅居的地区也很盛行。华侨和港澳同胞名为“乡音”。   南音是唐代大曲中的“遍”、“破”等宫廷演奏的音乐传入福建以后,与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互相渗透、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南音的乐器、曲牌、乐曲内容和演奏形式等方面来看,既保存着不少古典音乐的传统成分,又有着不断嬗变、发展的历史痕迹。如南音的主奏乐器南琵琶,构造古老,并保存着唐代横抱的弹奏姿势和指挥乐队的作用,洞箫、拍板的制作也仍沿唐制的尺寸规格。使用的音阶也与隋唐古乐相同,半音在四、五度与七、八度之间。曲牌方面,有出自唐代以前的[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折柳吟]、[阳关曲]、[汉宫秋]等;出自唐代大曲的[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等;出自法曲的[婆罗门]、[太子游四门]等。曲谱方面,如[梅花操]的结构形式,以散序性质的慢板开始,然后是行板、中板、快板,最后忽转慢板结束,极近于唐代大曲。特别是快板的多次重复和转入慢板结束,更近似“催”、“衮”和“煞衮”。南音在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宋代的词牌[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和一些宋词的内容;②南戏的内容,并沿用了南戏的一些方言;③元杂剧、散曲、明代昆山腔、弋阳腔和闽南梨园戏的内容。至清代,南音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北迭]、[寡迭]等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唱词通俗的曲调,创作了一些讽刺、鞭挞封建剥削制度,歌颂劳动妇女的曲词,突破了原来局限于描写男女爱情和历史故事的范围。   2014年在法国举办的泉州南音专场展演   南音是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的。指,即指套,是一种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套曲,现有49大套,每套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曲子由若干同宫调的曲牌组成。指套虽有唱词,但演唱较少,多作器乐曲演奏。谱,是一种标题性的器乐弹奏套曲,内容多描绘四时景色和花鸟、昆虫、奔马等,著名的曲子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等,现有16大套。曲,即散曲,也称草曲,是一种以乐器伴奏的清唱曲。曲词大体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3类,经历代发展,积累下传统曲词有近千首之多。传统曲词很多是明、清文人所作,文采飞逸,意境深邃。演唱时,演员两手执拍板,左手三块,右手两块,以三弦、二弦、琵琶、洞箫伴奏。由于曲调生动活泼,易懂易学,流传很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业余性的南音组织蓬勃发展,每逢节日还常到街头演唱。泉州、厦门等地都建立了专业南音乐团。南音的散曲演唱,除保留一人情唱的形式,还吸收北方曲艺的特点,发展了说唱、对唱、合唱等新的演出形式。同时,在台湾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华侨中的业余南音活动十分活跃,自1977年以来,先后举办过三届东南亚南乐大会奏,成立了东南亚南乐联谊会,对南音作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与国内南音界经常进行艺术交流,促进了南音艺术的不断发展。   大调曲子   清初流行于开封、洛阳、安阳、南阳等地,并曾流传到山东聊城、曹州和陕西关中一带。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称为“八角鼓”。清末曾有“鼓调”、“鼓子曲”、“曲子”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豫西南始有“大调曲子”之名。洛阳流传的曲子又称“小调曲子”,主要以踩高跷形式演出,后来发展为戏曲剧种。南阳流传的曲子则一直称“大调曲子”。   从清代中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演唱鼓子曲的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富家子弟,组织书社,借演唱以消遣取乐。城镇多在茶馆聚会演唱,农村常在场边、地头演唱,吸引一些带着针线活来听曲子的妇女,故被称为“活笸箩曲子”。演唱形式有独唱,也有多人坐唱,还有双唱,俗称“抬曲子”。在弋阳腔盛行时,还发展了帮腔,由乐手和声,增强气氛。   大调曲子基本上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说唱艺术。也有少数以单曲演唱的,如用[鼓子头] 、[鼓子尾] 连接演唱一个小段,或用一个曲牌演唱一个故事,如用[劈破玉] 演唱的《林冲夜奔》等,大调曲子原有曲牌200多个,包括每曲在100板以上的大牌[劈破玉] 、[满江红] 、[码头] 等,来源于昆曲曲牌的有[石榴花] 、[上小楼] 、[哭皇天] 等,其他源于明、清俗曲的杂牌有[阳调] 、[汉江] 、[坡儿下] 等。联缀曲牌时作为引子、尾声之用的有[鼓子] 、[越调] 、[垛子] 3种,分为头、尾两部分,中间穿插若干曲牌,以成套数。还有以一个大牌带过若干其他曲牌演唱的,称为“金镶边”,以及不用引子、尾声,只以杂牌联缀演唱的套数。现代演唱大调曲子,使用大牌、昆牌很少,而更多地使用[诗篇] 、[渭调] 、[汉江] 、[上流] 、[下流] 、[紧诉] 等上下句反复的杂牌,曲调可塑性比较大。   胡锡安、段菁菁表演大调曲子《对药名》   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多人坐唱时可根据条件加入筝、琵琶、月琴、扬琴、二胡、四胡、洞箫等。击节乐器以牙子(檀板)或八角鼓为主,也可增加脆碟、小镲、月鼓等。大调曲子还有称为“板头曲”的器乐合奏曲,如《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过去多在正篇之前演奏。   大调曲子的传统曲目丰富,清代文人参与编写的,曲词典雅,很多是以元、明杂剧、传奇故事以及明、清演义小说改编而成。特别是摘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杨家将演义》、《水浒》、《精忠说岳》的故事为多,视为曲子的“书梁”。还有一些是从地方戏中移植过来或改编各种文人笔记、杂著中的故事。少数是直接创作的“活笸箩曲子”,这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农村听众所喜爱。五四运动以后,曾产生了一些反映民主思潮、民族意识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一些青年演员,并对音乐做了改革。大调曲子名家曹东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广西文场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曲艺形式。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浙江一带的时调小曲传入广西,在流传中逐渐与桂林方言融合,并受当地民歌、戏曲的影响,至清末逐渐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根据唱本中的人物来决定演唱人数,每人承担一个角色。每个演唱者还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扬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云板、碟子等。也有化妆、穿戏装演唱的,叫“文场挂衣”。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场进入剧场走上舞台,表演形式出现了站唱,即演唱者一人手执云板或碟子击节演唱和配以小乐队伴奏和有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走唱”。   荔浦市群众艺术馆创作编排的《帆过漓江天地红》在北京演出剧照   广西文场的音乐唱腔分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俗称“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所唱曲目内容多取自明清的传奇小说。如《玉簪记》、《白蛇传》、《西厢记》等。近年来创作了一些歌颂桂林山水风光的抒情小段,如《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游》等。   广西文场艺术流派的形成,基本是以专业和业余不同的演唱风格而划分的。文场早期的职业艺人多为盲人,他们结合组成“玩子班”,或受雇为某一家人演唱,或拉着胡琴走街串户卖唱,他们的唱腔朴实无华,被称为“瞎派”。一些志同道合的业余文场爱好者则组成“玩子馆”或“文场社”,他们自唱自娱,并共同切磋技艺,唱腔追求华丽多彩,被称为“光派”。   西府曲子   陕西曲种。流行于陕西关中西部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起源于历史上曾经建置为府的凤翔,故称“西府曲子”。西府曲子由演员组成的曲子班采用坐唱形式演唱,有独唱、齐唱、对唱和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等方式。演员可以交替说唱,也可以兼奏乐器。在大的庙会上往往有几十个曲子班子张灯设案,通宵赛唱。   新编西府曲子 扫黑除恶利国利民   西府曲子的声腔有适合男声演唱的月弦(正宫调)和适合女声演唱的平弦(小宫调)。月弦激昂奔放,平弦流畅委婉。此外,还有用于开场、前奏和间奏时的曲牌。现存曲调120余种。有的曲调如[虞美人]等又具有明显的江南风格。伴奏乐器在早期有板胡、笛子、碰铃和竹板瓦等,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增添了主奏乐器三弦,板胡增为三把,另有一两把二胡。三把板胡的定音分别为“出弦”、“正弦”、“反弦”,配合主奏乐器三弦进行合奏。传统曲目平弦有《小放牛》、《放风筝》、《画纱灯》、《琵琶行》等;月弦有《黛王葬花》、《杏元和番》、《鸳鸯楼》、《林冲夜奔》等。新编曲目有《歌颂雷锋》、《送子参军》、《前方后方一条心》等。   兰州鼓子   流行于甘肃兰州地区。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兰州鼓子渊源于宋代的鼓子词,后来又受到元明戏曲艺术的影响。据艺人相传,甘肃农村流传的古老的“送秧歌”,多唱鼓子曲牌[打枣歌] 、[切调] 等。后来发展为两种不同的演出形式:一种是受了陕西眉户早期亦歌亦舞演出形式的影响,成为兰州小曲;一种偏重清唱,形成兰州鼓子。清末曾与北京的八角鼓在艺术上进行过交流,也受到一些影响。   兰州鼓子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包括引子、套曲、尾声3部分。引子称[鼓子头] ,尾声称[鼓子尾] ,有时也用其他曲牌作为引子、尾声。套曲中常用曲牌有[坡儿下] 、[罗江怨] 、[边关调] 等40余支,另有[赋子] 、杂调等50余支。有一些小段则只用一个曲牌演唱。演唱时采取坐唱形式,伴奏以三弦为主,辅以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箫、笛等,另以小月鼓击节。长期以来,多为业余爱好者演唱,职业艺人很少。   兰州鼓子的曲目,近年来搜集到的已超过1000种,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咏赞景物、喜庆祝颂之类。主要有闺情曲、英雄曲两类。前者如《别后心伤》、《拷红》、《莺莺饯行》、《独占花魁》等,曲词重词藻的雕饰。后者如《武松打虎》、《林冲夜奔》、《延庆打擂》等,曲词通俗流畅,具有民间说唱文学风格。另外还有些反映消极出世思想的,如《红尘参透》、《渔樵问答》等,当是出于封建文人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了曲调,也编演过一些新曲目。   青海平弦   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乐都一带。其历史沿革说法不一。从曲调上看,与甘肃省的兰州鼓子曲、河州平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是一种联曲体的形式,有曲牌60多支,其中有将近半数是明、清两代从江苏、浙江等地传人的,另外是西北地区流传的民歌及戏曲曲调。旧时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韵”的说法,实际不止于此。   它的音乐唱腔分为:①赋予,以[前岔] 、[赋子] 、[后岔] 三个曲牌组成,用平调弦伴奏,三弦定弦为mi一la一sol;②背宫,应用曲牌较多,常用的有[赋子] 、[大字] 、[离情] 、[太平年] 、[银纽丝] 等,用平调弦伴奏;③下背宫,应用曲牌较多,用勾调弦伴奏,三弦定弦为mi一la一re;④小点,曲牌有[珰韵] 、[反珰韵]、[反离情] 、[兰城] 等,用平调弦伴奏;⑤杂腔,在各种曲体中穿插应用。以上各种曲体多以[前岔] 、[后岔] 做为曲头、曲尾,唱腔平缓,带有温柔典雅的风格。   青海平弦采取坐唱形式,多为一人主唱,在情节需要时也有对唱和帮腔。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琵琶、板胡、月琴、笛子等。击节乐器用“月儿”(五寸瓷碟),以筷子敲击。简单的演出形式是演员敲“月儿”演唱,另一人以三弦伴奏。   曲目以历史故事为主,如《闻雷失箸》、《古城聚义》、《宫门挂带》等,也有些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如《白蛇传》、《舍身崖》等。另外还有些咏事、写景、抒情和喜庆祝颂之类的小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演唱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越弦   又称“月背调”。是由陕西省的“坐唱眉户”传入青海后,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酒令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越弦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多为业余演出,很多越弦爱好者也常在亲友喜庆宴会上演唱。   河湟曲艺队正在表演青海越弦   越弦属于曲牌联套体制,曲牌有[前岔] 、[后岔] 、[背宫] 、[皂罗] 、[岗调] 、[紧赋] 、[大莲花] 、[五更] 、[采花] 、[剪靛花] 等10余个。除习用的坐唱形式之外,也有走唱表演。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盏儿,以梆子击节。越弦的曲目多是短篇唱段,内容丰富,有适应于喜庆祝颂的《东吴招亲》等;有描绘劳动人民生活的《亲家母打架》、《傻娃卖布》、《钉缸》、《下四川》等,有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梵王宫》、《姐儿探情》等;有叙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桃园结义》、《黑访白》等。也有类似明代散曲的《世情》、《盼家乡》等唱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   凤翔歌曲谱视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